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八年级全科试题(6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doc
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doc
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doc
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doc
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doc
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doc
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八年级 语文
(时间:100分钟,100分)
一、 积累与运用(19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悄悄/悄然 溃退/馈赠 桅杆/竹竿 阻挡/锐不可当
B. 仲裁/卸载 遒劲/干劲 雕镂/丝缕 浩瀚/颔首低眉
C. 绯红/徘徊 教诲/悔恨 不辍 /点缀 考查/杳无消息
D. 诘责/结果 歼灭/纤维 洨河/校对 肖像/惟妙惟肖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畸形 佃农 任劳任怨 巧妙绝伦
B. 黝黑 轩谢 抑扬顿挫 因地治宜
C. 序幕 漫延 自出心裁 春寒料峭
D. 题跋 慑取 磨肩接踵 无动于衷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 。 。
, ,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①“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②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
③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
④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
⑤“文”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A. ④②③⑤① B. ④③⑤②① C. ⑤①④③② D. ⑤②①④③
4.古诗文默写。(8分)
(1)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
(2) ,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3)《春望》中用具体的细节抒发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情怀的句子是: ,
。
(4)王维《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句子: ,
。
(5)郦道元在《三峡》中用奔马疾风与水流作比较,突出三峡夏季水流迅猛急速的句子:
, 。
5. 读完《昆虫记》,请你向其他读者推荐此书,并谈谈自己推荐的理由。(3分)
6.综合性学习。(2分)
近年来,初中生带手机上学的现象日益增多。为此,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调查表,回收189份,回收率94.5%。调查数据显示如下:
调查项目 人数
拥有手机人数 49
手机来源 父母购买 36
自己购买 7
亲戚赠送 6
手机主要用途
(多项选择) 上网、QQ聊天、玩游戏 45
打电话、发短信 19
炫耀或作弊 6
玩手机主要负面影响(多项选择) 影响学业 159
浪费金钱 59
无益于身心健康 11
请归纳出调查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不少于两点)。(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坐,你未必会(6分)
①许多人日常办公只需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他们工作时要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坐。殊不知,身体的隐患也由此而生。如何坐,大有学问。
②中国自古有“坐如钟”的说法,有些人认为人体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