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案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23 19:47: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340字)
与 朱 元 思 书
(南朝梁代·吴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体味清新精美的语言,学习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写法;
理解本文对山川之美的描写与作者的情思之间的关系,进而把握本文的主旨。
2、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厌弃世俗官场,追求精神自由,突破束缚,不被身外之物所累的情志,。
3、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感受祖国江山的奇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艺术感染力。
[重点难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诵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   (宋·苏轼)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
……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但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二、作者简介:
1、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因忠于史实而触怒梁武帝,受焚书免职之罚。
2、“吴均体”:吴均出身贫寒,自幼好学,才华超群,文章清拔有古气,表现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
3、诗作介绍:《山中杂诗三首》(其一)、《赠王桂阳》(见附)
三、关于骈文:
1、“骈”是两匹马并排拉一辆车,引申为并列、对偶的意思。
2、骈文:是受了汉赋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魏晋时期开始形成,南北朝时期成了文章的正宗。讲究结构的平行和对偶,又称“四六文”,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其它特点:平仄相对,句式工整、语言精练典雅、音律和谐;讲究用典和藻饰。)
3、缺点:过分追求形式整齐和词句的对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思想内容的表达;过多的用典殆同书抄,内容晦涩难懂。
四、学习新课:
1、读文解义
反复朗读(齐读、抽读、散读相结合)
词句串释(落实词句,另:比拟、对偶)
分析结构(总分,见板书)
2、神游佳境
这么美的风光,能去游一游该是多么惬意啊!那我们请一位同学做导游,带我们进入这迷人的人间胜景吧。(意图: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参考:天高云淡,神清气爽。让我们乘坐小船,穿行于富春江那奇山异水间。这里的水是青青的,天是蓝蓝的。鱼儿在水石戏耍,船儿在急流中风行。这里的山可真高啊,直耸云天,夹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