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60字。
第9课 日出——曹禺
湖北省宜都市陆城二中 王宏春 443300
一、目标引路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2、体会剧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3、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整体感知《日出》。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戏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理解戏剧冲突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把握剧中黄省三、李石清、潘月亭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剧中潜台词的特殊作用,感悟戏剧的主题思想。
2、朗读台词体会人物内心感受。
二、课前预习
字词疏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嗫嚅(nièrú) 踌躇(chóuchú) 喃喃(nán) 愤慨(kǎi) 狞笑(níng)
半晌(shǎng) 瞅(chǒu) 庶务(shù) 萧条(xiāo) 咳嗽(sòu)
2、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
省 (shěng)省市 当 (dāng)应当 咽 (yè)哽咽
(xǐng)反省 (dàng)典当 (yān)咽喉
(yàn)吞咽
分 (fēn)分开 难 (nán)困难 作 (zuō)作坊
(fèn)分外 (nàn)难民 (zuò)工作
便 (biàn)方便 还 (hái)还是 晕 (yūn)晕倒
(pián)便宜 (huán)还钱 (yùn)黄晕
累 (léi)果实累累 恶 (ě)恶心 着 (zhāo)着数
(lěi)积累 (è)恶毒 (zháo)着凉
(lèi)劳累 (wù)憎恶 (zhe)走着
3、解释下列词语。
嗫嚅:口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萧条:①寂寞冷落,草木凋零,没有生气。②经济危机之后出现的生产停滞、物价低落、商业萎缩的不景气景象。
踌躇: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凄楚:凄惨痛楚;凄凉悲哀。
周济:对贫困的人在物质上给予帮助。
世故:处世经验;(处事待人)圆滑,不得罪人。
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
庶务:旧时指机关团体内的杂项事务;旧时指办理杂项事务的人。
学法指导:
1、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作者曹禺和《日出》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自己看课文注释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戏剧情节。
3、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戏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是怎样发展的?从这几次冲突可以看出黄省三怎样的性格特点?
4、把握这篇戏剧的语言特色,仔细揣摩并领会戏剧语言的潜台词,试补出破折号所省略的话,并说说剧本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5、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排演这出戏,互相评析,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问题精选: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课文以本世纪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穷困潦倒的大丰银行小职员黄省三和代表封建资本家的襄理助理李石清和经理潘月亭的种种纠葛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以李石清、潘月亭为代表的封建资本家腐朽、伪善、凶残的阶级本性,鞭挞了黑暗的旧社会。
2、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课文是第二幕的节选。虽然只是截取了全剧的一个片段,但情节却有着相对的完整性,主要出场人物有黄省三、李石清、潘月亭和王福升。戏剧的冲突、人物性格的塑造,都是十分成功的,使我们能够从中清楚地看到旧时代的影子。课文中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小职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