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历史各省市级联考1月期末考试试卷(5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8届高三历史各省市级联考1月期末考试50份汇编
【全国市级联考word】内蒙古包头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word】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doc
【全国省级联考Word】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全国版)历史试题.doc
【全国省级联考word】湖北省百所重点校2018届高三联合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河北省承德市联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河北省邯郸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河北省张家口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黑龙江省七台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8届高三元月调考文综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湖北省襄阳市2018届高三1月调研统一测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湖北省孝感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湖南省常德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辽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内蒙古赤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山西省晋中市2018届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全国市级联考word】山西省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校级联考word】河北省五个一联盟(邯郸一中石家庄一中张家口一中保定一中唐山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
【全国校级联考word】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八校2018届高三期中联考历史试卷.doc
【全国校级联考word】湖北省孝感一中、应城一中等五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北京市昌平区2017 —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北京市丰台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福建省泉州市2018届高三1月单科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word.docx
福建省厦门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doc
广东省东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查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广东省清远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doc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贺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监测考试历史试卷 word.doc
湖北省黄冈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元月调研)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doc
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
江西省赣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解析版).doc
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期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
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海市奉贤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卷.doc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
上海市青浦区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
上海市松江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卷.doc
重庆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doc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是西周时期的制度。据此可知,
A.分封制与宗法制同时形成 B.天子和诸侯是主要适用对象
C.贵族争夺权位的斗争激烈 D.在宗法制度下等级制度森严
2.西汉初期,地方富豪大贾“交通王侯,力过吏势”,甚至“封君皆低首仰给”。对此,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 年), “徙郡国豪桀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云陵”。”汉武帝这一措施
A.强化一了君主专制统治 B.消除了郡国并行制度
C.增强了郡国诸侯势力 D.加强了中央集权体制
3.西汉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到东汉,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这表明东汉
A.商品经济发展走向凋敝 B.重农抑商政策趋向加强
C.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 D.自然经济地位继续上升
4.唐制规定,“永业田皆传子孙,口分田于本人死后归还政府另行授受”。均田制推行后,很多农民受田实际上达不到应受额,而贵族官僚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途径多占土地。这说明均田制的推行
A.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B.放弃了平均主义分配
C. 具有不稳定性特征 D.解决一了土地兼并问题
5.据北宋毕仲衍《中书备对》所记,神宗熙宁年间杭州、明州和广州三市舶司所收乳香354 449斤,其中明州所收4739斤,杭州637 斤,而广州则有348 673 斤。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北宋时期
A.海外贸易管理较为松懈 B.海外贸易区域差异明显
C.商业市镇促进海外贸易 D.区域贸易贩运规模巨大
6.下图源自张帆撰写《中国古代简史》目录体例。此体例的形成是因为中国古代
A.重农抑商政策连续执行 B.农业经济发展持续稳定
C.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D.农业经济发展领先世界
7.明代福建德化县及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白瓷,冰莹如玉,白度胜过象牙等自然物品,欧洲人将德化白瓷誉为“象牙白”“中国白”。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明代瓷器曾垄断世界市场 B.明代的制瓷技术享誉世界
C.制瓷业出现多项重大发明 D.民营制瓷技术已超过官营
8.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军机处
A.成为全国政事中枢 B.囊括内阁六部机构
C.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D.各项制度趋于健全
9.某次战争结束后,马士(美)总结说:“中国人终于认识并接受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大封问姓,“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子孙,则渐有合一之势;而后世郡县一王,亦缘此以惭统一于大同,然后风教日随丁画一,而生兵之困亦以少衰”。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认同 B.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C.为秦汉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郡县制的产生
2.《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财亩数盆(古量器名),一岁而再获之。”这说明,战国时期
A 五谷开始种植 B.铁犁牛耕已经广泛使用
C.土地私有出现 D.单位而积产量大大提高
3.西汉用真车可殉葬始于文景时期,汉武帝以后,诸侯王墓规模大不如前,,用其车马殉葬现象逐渐消失。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经济由盛而衰 B.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C.文明程度提向 D.诸侯王注重节俭
4.关于李渊起兵反隋,《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对李世民说:“隋历将尽,吾家继膺符命,不早起兵者,顾尔兄弟未集耳。”《资治通鉴》则称:“渊大惊曰:‘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经过李世民反复劝说,李渊对李世民说:“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须从之耳“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可以通过历史叙述来呈现
B.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C.文字史料可能带有一定的主现因素
D.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5.按照宋制,皇帝诏旨须经朝廷商议进呈,再由皇帝审阅批准,才能发付朝廷执行。皇帝未经朝议擅自将诏旨发出,将会招致宰相的批评和抵制。这反映了宋代
A.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B.中央官制的充善
C.皇权与相权的对立 D.君主权力的弱化
6.康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到了元代,大都的粮食供应“仰给江南”。这反映出中国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北方经济不断衰退
C.收治文化中心的北移 D.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7.据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明代中后期,松江地区一年上交政府的赋税总额比南宋时期增加10多倍。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明代松江地区
A.农业发展迅速 B.非农产业发展较为迅猛
C 对外贸易兴盛 D.民众的赋税率大为增加
8.1745年大臣杨锡绂说,他家乡的米价,在康照时每石不过二三钱(银),维止时涨到四五钱,现在每石要五六钱。清代米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 战争破坏了农业生产 B.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C.白银大量流入了中国 D.粮食大量出口到国外
9.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海关事务“各口划一办理”,“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人帮办税务”。据此可知,中国从此丧失了
A.关税自主权 B.海关自主权 C.外交自主权 D.行政自主权
10.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50多年,没有人认为我们遇到了危机。事实上中国的变化真正开始是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我们被日本人打败了。这主要在于甲午战争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C.破坏了中国领上主权完整 D.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11. 表1
时间 商办企业 外资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占比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占比
1872—1894 53 4687 9.6号 103 28000 57.3%
1895-1913 463 90810 41% 136 103153 46%
由表1可知,1895-1913年,中国商办企业
A.与外资企业实现了同步增长 B.在外资匹泊下举步维艰
C.发展依赖于优越的国际环境 D.规模远远小丁外资企业
12.192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是中国国民革命将来的发展和最后的成功的唯一保证”。中共中央提出此主张的意图是
A.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B.避免统一战线彻底破裂
C.抵制“城市中心论”的主张 D.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
13.1937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有计划,有步骤地把一批官办工矿企业迁到西南和西北内地。国民政府此举主要是为了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
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 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
2、(汉武帝)建元元年,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汉武帝采纳其建议。材料说明
A.汉武帝开始推行察举制 B.西汉政府加强社会思想控制
C.西汉政府废除了诸子百家思想 D.汉武帝从无为而治转向有为
3、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蚊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挤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 1953人中,布衣人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改变传统政治结构
4、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先秦政治的历史论述。据此可以推断
言论 出处
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左丘明《左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孔子整理《诗经》
三代以上,莫不分土而治也 欧阳修《新五代史》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天子与诸侯具有血缘关系
C.夏商周处于分裂状态 D.中国自古就建立了小农经济
5、亚里士多德指出:“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是梭伦改革措施中最具民主色彩的地方置于。”这是因为该措施
A.奠定了共和制的阶级基础 B.实现了平民对政权的控制
C.消除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D.有利于保持公民群体的稳定
6、早期罗马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拘禁、变卖为奴或处死。公元前3世纪时,罗马帝国修订法律,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这一变化
A.旨在维护有产者的利益 B.体现了人文意识的增强
C.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D.确定了保护私有财产原则
7、某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通过《国王法》中的一段话,把他们自己的全部权力授予了他。”下列与该法学家说法相符的是
A.君权神授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法的权威来源于人民 D.人民放弃了自己的权力
8、在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上,梅森提出制订保障公民权利的《权利法案》的动议,最后以10票反对、0票赞同的悬殊比例被否决。这一结果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美国
A.民主力量比较薄弱 B.首要任务是建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C.民众缺乏民主意识 D.各州政府反对人民拥有权利
9、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
A.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
C.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 D.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
10、下面是某人绘制的1871年之后的德意志帝国形象图。据图可知,此人意在强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