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59题,约7860字。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A. 玉米 B. 水稻 C. 马铃薯 D. 番茄
2. 如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曹魏时期 D. 隋唐时期
3.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水利工程是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白渠 D. 芍陂
4. 下列各项反映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是
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②“相地而衰征”
③“除井田,民得买卖(土地)” ④“初税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我国开始以煤为冶铁的燃料,始于
A. 商朝 B. 汉朝 C. 北宋 D. 元朝
6.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此诗赞扬的是
A. 白瓷 B. 青瓷 C. 青花瓷 D. 彩瓷
7. 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 商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8. 明代后期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毛呢
9. 与唐朝相比,宋朝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变化是
A. 对经商区域的限制被打破
B. 私商开始成为商人的主体
C. 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 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10. 史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
A. 长期停滞不前 B. 虽受官府压抑但仍有发展
C. 一直非常发达 D. 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11.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2.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3.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14.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平煤矿 C. 上海发昌机器厂 D. 轮船招商局
15.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有
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 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 西方科技的传播 B. 重商思潮的影响
C.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改良思想的推动
17. 如图所示的广告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