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单元教案(6套)
- 资源简介:
共6份。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6单元教案(打包6套)新人教版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新人教版20180209189.doc 1.16 MB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新人教版20180209159.doc 1.17 MB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新人教版20180209165.doc 1.32 MB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新人教版20180209171.doc 1.21 MB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新人教版20180209177.doc 1.00 MB
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新人教版20180209183.doc 1.04 MB
1 社 戏
知识与技能
体会江南水乡的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2.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难点
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课文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童年是自由的天堂,人们成年后回忆起往事,总是对它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怀念童年时代的小说——《社戏》,体会一下这位伟大的斗士对童年时代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本文是鲁迅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鲁迅母亲的娘家在绍兴附近的平桥村,童年的鲁迅因此有机会与农民的孩子交朋友,并了解农民的生活。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同情农民、歌颂农民的篇章,《社戏》就是这类作品中的名篇。
1.听课文朗读音频,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本文一共写了八件事,分别是:
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③看社戏前的波折;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⑤去赵庄看社戏;⑥看社戏后归航;⑦偷豆;⑧六一公公送豆。详写的是:③④⑤⑥⑦;略写的是:①②⑧。
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演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内容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5.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文中围绕中心事件又写了哪些事情?请写出每件事的主题词。
5 大自然的语言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写文章时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
2.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
2.学习文章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难点
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师、学生采集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课时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你们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知道冬天已经降临了,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我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竺可桢(1890—1974年),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两分钟内读完。
2.理清文章条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