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三篇》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12 21:50: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00字。

  在探究中生成——《短文三篇》教学谈
  四川绵竹中学  龚志华
  《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是一组思想性随笔 ,所阐述的社会、人生问题都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值得我们引导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沟通,去分析、评判这些问题,从探究层面上生成他们的认识。
  具体可如此展开:
  一、探究引入
  由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让我们或悲或喜的事,这些事也难免会引发我们对生活乃至生命或浅或深的思考。生命到底是什么?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会留下什么呢?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和温柔,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呢?我们应该怎样度过一生,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面对生活呢?今天就让我们看看三们西方作家对此作出的思考。
  二、阅读探究
  (一)《热爱生命》
  1、蒙田与“哲人”对待生命有怎样不同的态度?由此你明白什么?
  明确:“哲人”——“度日”
  蒙田——享受生命
  生命全在于自己
  2、在蒙田看来,享受生活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从中你明白什么?
  明确:享受生活的正确方法,一是认清生命的本质,二是有效地利用时间。
  我们可让生命丰盈起来。
  3、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4、文章中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
  (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1、人是“苇草”,在于突出什么?
  明确:脆弱——“一口气”不来就死,少一滴水,就死。
  渺小——“被囊括”“被吞没”
  2、人为何因能思想而伟大?
  明确:(1)高贵(2)有尊严(3)不断提高自己(4)囊括宇宙
  3、文章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试对这句话做一点说明。
  明确:人有一种希望,就是填充空间和时间,即希望自己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