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33
- 资源简介:
约9410字。
编号 12yw012 课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教案
周次 第 周
主编人 王中英 审核人 张伟 审批人 付玉秋 课时 1
姓名 班和组 组评 师评
学习
目标 1. 识记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基本用法
3. 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学习重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习难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通假字
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砧板。 2.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3.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4.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5.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查、察看。
6.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7.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9.为一击缶。“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二、一词多义
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引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宴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以吾两人在也(只,只不过)
幸 ①大王亦幸舎臣(幸好,幸而)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