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有1700字,
《白 杨 礼 赞》 学 案 设 计
花都金华中学李少芬
教学设计思路
《白杨礼赞》是一篇采用象征手法写作的经典篇目,因此在设计中,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在导语中,就先将象征意义让学生体会并渗透给学生,使学生使学生感受什么是象征,接下来在整体感知的朗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白杨树象征什么。在品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象征这一写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象征手法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1) 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
(2) 阅读分析白杨树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理解白杨树是象征意义。
(3) 理解“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
2、 情感目标: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意志。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质疑、揣摩、品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象征手法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对象征手法的理解,培养发散思维和联想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散文的类型有?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 说理散文
《藤野先生》属于什么散文?线索是什么?
二、导入 1、 播放歌曲《小白杨》
要求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歌中小白杨有何象征意义。
解释: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他的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
2、《白杨礼赞》
① 读注解,了解时代背景
② 第十册曾学过一篇《白杨》对白杨已有初步的了解,说说你对白杨树的了解。
三、学习
读与感(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