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0字。
四、马 说
韩 愈
教学目标:
1、掌握关键字词的读音:骈、石、槽枥、食马者、见
2、掌握下列字词的含义或用法:策 临 其 食 骈。其、能、食等含义
3、利用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解释全文。
4、根据提供的背景材料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一、掌握常见字词含义及用法。
二、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伯乐相马导入。 同学们知道“伯乐相马”的故事吗?(教师简单讲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2.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
3.文体介绍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简言之,“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如大家学过《爱莲说》,以及我们以后将学的《捕蛇者说》、《师说》等。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二、疏通全文
1、本文短小精悍,文意并不深奥。学生自己按课下注释尝试翻译,遇到问题就提出来,先看有没有程度较高的同学能帮助解决,若没有,则老师讲解。
2、给两分钟时间重新梳理课文。然后翻译,可采用分组“开火车”的方式,比如第一组,一人翻译一短句,负责第一段。二组,负责第二段。三组负责第三段。
3、 总结一字多义、通假字、重要词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