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4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30 9:39: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00字。

  《雨霖铃》教案
  课题 《雨霖铃》
  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IV第二单元7首宋词中的第二首,是柳永的代表作,更是宋词婉约派的名篇。本词无论在文学史中还是在教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该词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全词通过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手法集中反映了词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学习本词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通过朗读品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来品味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链接高考题型,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但在之前的诗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并且对诗词有了一定的领悟能力。可是学生在对诗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以及写作手法方面的体会还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领会宋词婉约派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
  教学重难点 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体会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感情。
  2.提问讨论法----设计问题,师生互动。
  3.点拨法----指点迷津,拓展思路。
  4.讲练结合法----精讲多练,知识延伸。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学案设计
  教具准备 多媒体、学案设计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雨霖铃》歌曲,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进入情境。
  导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的,在现实生活中,别离是一种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哪些描写别情的诗?(教师提示作者及诗的标题)
  那么,北宋婉约派的著名代表词人柳永又是怎样表现“伤离别”这一主题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代表作《雨霖铃》。 学生课前听《雨霖铃》歌曲,回答问题。
  用幻灯片展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目的:一方面复习旧知识,温故而知新;另一方面为本课的教学提供比较的材料,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比较。同时用音乐导入更能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