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复习指导与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3/5 21:17:1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10字。
《醉翁亭记》复习指导与练习
命题:李秀琼
  一、复习要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特点。
  3.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4.认识作者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二、复习过程
  1.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谥号文忠,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2.疏通文意:
  重点语句: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④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⑤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中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4.理清层次结构:
  第一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周围的自然环境,引出人和事。
  第二段:写山中景色及出游之乐。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归结全文主旨。
  5.理解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①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②语言流畅婉转,抑扬错落,
   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
  ③描写景物,方式多样。
   从远到近(第一节:“望之……醉翁亭也”)
   从早到晚,从春到冬(第二节)
   从外到内(第三节)
   山间夕照全景(第四节:“已而……禽鸟乐也”)
  描写了秀丽的自然风光,为抒发作者的政治理想服务。
  6.理解主旨:
  抒发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用文中语句概括:“醉能同其乐”。
  三、自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本文选自《                            》,作者                 ,他是           时著名的           家,           家。作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是                     。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字,从结尾处可以更明显地看出作者是在写“  ”字,“  ”字只是表象。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3、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