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四川省绵阳三诊作文:如何认识“制约”考场作文导写
- 资源简介:
约5790字。
2018新作文:《如何认识“制约”》考场作文(2018绵阳三诊)
【原题回放】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现代汉语词典》)大千世界,“制约”无所不在,如何认识“制约”呢?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场作文】
1、在制约下起舞
鱼儿被制约在水中,但也随水流潜跃;鹰隼被制约在天空,但也随气流翱翔;树木被制约在地面,但也随泥土扎根。万物皆被外物所制约,但也因为制约而繁荣。尊重制约的存在,把握制约的条件,是我们生存发展的不二法门。
制约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依存。一事物在被外物制约的同时,也从外物中汲取存在和发展的力量,正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制约不只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束缚和控制,也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保护和支持。因为制约,万物才能相互联系,彼此支撑,构成这美好世界。制约无处不在。同时制约是客观的,它的存在是自然的规律,任何突破制约的思想都是荒谬而可怖的。揠苗助长是愚蠢的,即鹿无虞是徒劳的,掩目捕雀是狂妄的。任何对制约的突破都是担雪填井,甚至会招致厄运。历史上的教训不胜枚举:方士想突破寿命的制约反被丹药毒杀,秦朝暴政想突破民意的制约反被起义推翻,“大跃进”“人民公社”想突破生产的制约反带来更大的生产破坏……尊重制约,是遵循规律的明智之举。
制约是无法控制的,但制约的条件是可以把握的。把握制约条件,我们便能利用制约关系,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将力量发挥至最大。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焉”,这是他因材施教的体现,却也是对制约的深刻认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把握了制约条件的表现,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牛顿力学发现了力对万物的制约,蒸汽时代接踵而来;法拉第发现了电与磁的相互制约,推动人类文明进入电气时代;爱因斯坦发现了时间与空间、物质与能量的制约关系,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可谓豁然开朗。把握制约条件,方可取得成功。
而我们,也应尊重制约,利用制约。面对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