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全科试题(7科7份,含听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辽宁省丹东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试卷(全科)
│辽宁省丹东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辽宁省丹东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辽宁省丹东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辽宁省丹东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辽宁省丹东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辽宁省丹东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
└─辽宁省丹东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含听力) 人教新目标版
辽宁省丹东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doc
辽宁省丹东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听力 人教新目标版.mp3
辽宁省丹东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110分钟 满分:100
一、选择每题2分 共12分
1、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 鲜为人知(xiān) 宛转(wǎn) 亘古(gèn) 晌午(shǎng)
B. 气冲斗牛(dǒu) 祈祷(qí) 憎恶(zēng) 可汗(hán)
C. 锲而不舍(qìe) 赫叟(hǎo) 滞笨(zhì) 镶嵌(qiàn)
D. 深恶痛绝(wù) 惩罚(chéng) 胸脯(pú) 侮辱(wū)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一泻万丈 刮目相待 调羹 澜语
B. 不以为然 五彩斑斓 取缔 荒僻
C. 大厅广众 震悚 烦琐 孤孀
D. 目不窥园 污秽 粗拙 烦燥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2012年《星光大道》年度冠军总决赛上,临沂市苍山县的“草帽姐”徐桂花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B.四川雅安人们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坚 定的信念,就能战胜和面对任何困难。
C.中央电视台开展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乡村教师”、“ 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倡导了社会新风。
D.2013年5月27日,受狂风暴雨及大浪影响,青岛栈桥东侧30多米长的栈桥出现坍塌。
4.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哪里比得上她呀!
B .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 .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北京旅游呢?还是去深圳旅游?
D .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B. 《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D.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字佩弦,我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
6.下列关于名著《骆驼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描写了祥子周围的很多人物,如 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不 给仆人饭吃的衍太太、诈骗祥子的孙侦探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B.小说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C.小说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
D.小说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二、填空。每空2分 共8分
1.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4.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共10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