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2100字。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汕头一中 吴淑佳
【课 型】授课型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班级】高一(26)班
【时间地点】2015年4月15日;四楼阶梯教室
一、课程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逐步形成;通过对24课《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的学习对当前世界格局有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解析史料和评价历史史实的能力,为学习本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史实,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②通过阅读、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多媒体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②利用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 合作共赢”的精神和“顺应时代发展”的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抓住机遇,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西欧的联合、日本的腾飞
2. 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和日本腾飞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特别是欧洲带来重创,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从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演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对峙格局,美苏依靠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都企图称霸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西欧不得不依赖美国,东欧不得不依赖苏联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的局势又是如何?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1年的时候发表讲话讲到“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为什么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是什么力量撼动了美国的地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日本经济也开始了高速发展,第三世界开始崛起,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冲击着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影响两极格局,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25课。
结合课标要求整合课本知识,导出本课知识结构:
一、倡联合——欧洲复兴
二、抓机遇——日本腾飞
三、谋团结——第三世界崛起
四、扬国威——中国振兴
新课教学
一、 倡联合——欧洲复兴
探究活动一:欧洲为什么走向联合?
教师展示一系列材料,学生通过材料获取信息,得出欧洲走向联合的背景、原因、关键。教师提示学生如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关键词法)。
1. 背景:
(1)国际形势:二战后,欧洲衰败、美苏强大
(2)政治:欧洲安全独立发展的需求
(3)经济:欧洲经济发展的需求
(4)历史传统: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
(5)关键因素:法德和解
2.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