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6(14份)
- 资源简介: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 学案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10短文三篇新学案.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11廉蔺列传学案1新.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12苏武学案1新.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12苏武学案2新.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13张衡传学案12.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1窦娥冤学案.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2雷雨学案.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3哈姆雷特.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4柳永词两首学案.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5苏轼词两首学案.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6辛弃疾词两首学案.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7李清照词两首学案.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8拿来主义学案.doc
河北省武邑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案.doc
【导学】
学习目标:由窦娥冤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及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作家作品: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曾把自己比作“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感天动地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1)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一楔子。
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四折基本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吻合。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2)角色:分为旦、末、净、杂。
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
(3)剧本的构成:由唱(曲词)、白(宾白)、科介(动作)三部分构成。
曲(唱)词,指散曲,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凋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相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
……
3.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
作者作品: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二世》等。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生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虽然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著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
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
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哈姆莱特》的创作背景: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未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导思】熟读课文,疏理课文结构。
(一)追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过。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练】
1、 哈姆雷特最终与对手克劳狄斯同归于尽,对于这种结局,你认为哈姆雷特能否避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个片段,情节紧张激烈,扣人心弦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说说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雷雨》学案答案
1、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二场:周朴
……
【导思】
教学目标:积累文言常用词;了解张衡,学习张衡的高贵品质。
作家作品: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代表作《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120卷。
了解传主: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附:传记的一般写法: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然后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
【导学】
为加点的字注音:
属( )文 连辟( ) 逾侈( ) 邓骘( ) 璇( )机 算罔( )论
中有都( )柱 傍( )行八道 蟾蜍( ) 帷幄( ) 乞骸( )骨
【导练】
1.郭沫若曾评价张衡:“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为什么说他是“全面发展的”?
2. 根据上面问题理清课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 段):
第三部分(第 -6段):
【导结】
重点字词。
1.通假:员径八尺(通 ) ②傍行八道(通 ,义: ) ③一时收禽(通 ,义: )
2.一词多义:①征:公车特征 咸怪其无征 ②乃:乃作《二京赋》 十年乃成
3.古今异义(解释句中义)①常从容淡静 ②举孝廉不行
③公车特征拜郎中 ④覆盖周密无际 ⑤寻其方面
4. 词类活用(归类,释义)①邓骘奇其才 ②咸怪其无征 ③皆共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