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一中、山西省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K12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7230字。
安徽省安庆一中、山西省太原五中等五省六校(K12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第I卷
1. 商的晚期,卜辞中常见征伐人方、尸方的记录(人、尸在甲骨文中作为方国名称)。《左传》亦有“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纣克东夷而殒其身”的内容。材料表明
A. 商纣残暴无道引发暴动 B. 商王穷兵黩武招致灭亡
C. 商与东夷之间战争频繁 D. 商以武力手段慑服四夷
【答案】B
【解析】“商纣为黎之蔸,东夷叛之”,“纣克东夷而殒其身”说明商王穷兵黩武招致灭亡,B正确;暴动材料没有体现,A错误;C中战争不符合材料主旨;武力说法不符合题意。
2. 孟子说“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管理者)治之耳。有贱丈夫(民间商人)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材料反映战国时期
A. 官府承认私商的合法存在 B. 官府垄断了商业和手工业
C. 私营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D. 开始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答案】A
【解析】“有贱丈夫(民间商人)焉,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说明官府承认私商的合法存在,A正确;官府并灭有垄断商业,B错误;私营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是明朝后期,C错误;开始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是战国时期,D错误。
3. 东晋南朝时,谱学盛行。贾弼之撰《十八州氏族谱》,谱中士族禁止与庶族通婚共坐,谱学亦是吏部选官的重要依据,谱学的盛行反映了当时
A. 士族政治的弊端 B. 士、庶族的争斗 C. 社会结构的固化 D. 宗法制度的强化
【答案】C
【解析】“谱中士族禁止与庶族通婚共坐”说明地主阶级中出现了分化,选官制度仍然依照门阀氏族,说明社会结构的固化,C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 1971年,对唐代洛阳的含嘉仓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其全面积有42万平方米,其中一个窑穴还存有唐代储藏但已碳化的谷子(据估算,这些谷子在唐储放时约25万公斤)。与此同时,粮价越来越便宜,“斗米十五钱”。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封建剥削的残酷 B. 滥发货币的影响 C. 垦田面积的扩大 D. 唐代农业的发达
【答案】D
【解析】唐朝时期属于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经济发展,“粮价越来越便宜,“斗米十五钱”说明当时农业发展,D正确;其他信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5. 如下表所示,针对地主土豪聚族而居的现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