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3(14份)
- 资源简介: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 导学案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2.1望海潮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2.1雨霖铃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2.2定风波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2.2念奴娇赤壁怀古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2.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2.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2.4声声慢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2.4醉花阴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3.1拿来主义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3.2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3.3短文三篇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4.1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4.2苏武传导学案.doc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语文必修四:4.3张衡传导学案.doc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设计:胡金奎 审核:何英杰 郑玥虹
《望海潮》 课 时 1课时
新授课 姓 名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词的艺术特色。
3、了解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 当堂检测 — 反思质疑 — 布置作业
学 习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关于词的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 ” “ ” “ ”等。
2、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 (58字以内)、 (59—90字) (91字以上)
词的段落叫: 或 )
3、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
派—代表人物:
派—代表人物:
(二)复习关于柳永的知识
柳永, 时期著名词人, 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 ,后改名 ,字耆(qí)卿,排行第七,又称 。
(三)拼音
参差( ) 绕堤沙( ) 天堑 ( )
珠玑( ) 罗绮 ( ) 竞豪奢 ( )
重湖叠巘( ) 羌管 ( ) 千骑( )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导学案 设计:郑玥虹 审核:胡金奎 何英杰
课 题 《定风波》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姓 名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词的特点。
2、结合时代背景,准确把握诗歌主旨。
3、体会词旷达豪放的意境和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词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 当堂检测 — 反思质疑 — 布置作业
学 习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自主学习
(一)正音
蓑( ) 料峭( ) 萧瑟( )
(二)解释词义
芒鞋:
吟啸:
蓑:
料峭:
向来:
二、探究新知
1、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苏武传导学案 设计:郑玥虹 审核:何英杰 胡金奎
《苏武传》 课 时 4课时
新授课 姓 名
1、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
2、对人物进行概括评价,从中体会传记详略剪裁作用。
3、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分析评价张衡的品德和精神。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 当堂检测 — 反思质疑 — 布置作业
学 习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自主学习
(一)拼音
属( )文 连辟( )
逾侈( ) 邓骘( )
璇( )机 算罔( )论
中有都( )柱 傍( )行八道
蟾蜍( ) 帷幄( )
二、探究新知
1、这篇课文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全文共六段,分别介绍了张衡的哪些方面的成就?
学 习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2、这篇课文了叙述了张衡哪几方面的情况?重点叙述的是什么?
3、张衡为什么能有多方面的贡献?
4、张衡有那些可贵的品格?
三、当堂检测
1、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
B.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未之有也
C. 果地震陇西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 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四、反思质疑
学习完本文,我的收获(或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五、布置作业
资料链接:
1、介绍作者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2、历史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的种类:自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张衡传》属于评传。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2、张衡(78——139)
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人民至今还在怀念着他,一九五五年全国发行过纪念邮票。一九五六年南阳重修他的坟墓和读书台,郭沫若曾在他的纪念碑上题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