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全科试题(5科5份,含听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甘肃省临泽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
甘肃省临泽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doc
甘肃省临泽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doc
甘肃省临泽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doc
甘肃省临泽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听力.mp3
甘肃省临泽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doc
甘肃省临泽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政治.doc
甘肃省临泽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2分,选择题每题2分,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刹那(chà) 绯红(fēi) 狼籍(jí) 深恶痛疾(wù)
B.颓唐(tuì) 踌躇(chú) 鲜腴(yú) 殚精竭虑(jié)
C.差使(chāi) 悲悯(mǐn) 钥匙(yuè) 重峦叠嶂(lán)
D.濒临(bīn) 轩榭(xiè) 残垣(yuán) 摩肩接踵(zhǒnɡ)
2.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敦煌莫高窟众多的石窟中,有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神采各异的飞天画像。
B.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C.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D.森林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你出海远行。
B﹒“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C﹒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2分)
A. 为了避免清明祭扫不出现交通拥堵,政府号召市民错峰出行以缓解交通压力。
B. 为了提高这次大型舞会的档次和规模,举办方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团现场演奏。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 )(2分)
, , 。 ,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①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②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③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④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6.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B. 《名人传》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英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另外一部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获19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C.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变法斗三妖”都是《西游记》里面的故事。
D.《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如千里走单骑、败走麦城、水淹七军、舌战群儒。
7.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①《望岳》中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 , 。
②《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 , 。
③辛弃疾的《西江月•遣兴》中最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作者醉憨神态的两句是: , 。
④翠绿的荷花和旭日中,嫣红的荷花,给人以凉爽幽静,清香扑鼻的感觉,诗人杨万里赞其是“ , ”, 王昌龄以荷叶荷花映衬采莲姑娘们美丽的诗句是: , 。
二、阅读题(共5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2题(16分)
辣椒的时光
①在湘东,辣椒是菜地里的王。
② A 。挑一块荒地,将蝴上的草和藤一股脑割下来摊开,再铲些草皮盖上,捡些干燥的松针塞在里面引火。火点燃后,被草皮压着,看不到它丝绸一样的形状,也听不到它呼呼的响声。青烟如扯线团一样没完没了地扯出来,几天几夜还没有停下的意思。等烟没了,火也熄了,剩下的那堆褐中带黄的泥土就叫火土。然后把它丢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日头晒,直到变成黑黝黝的,用手一握能流出油来。这件事在正月就陆续开始,村庄里不时升起一股股青烟。风追着烟四处流浪,空气中传来一种草木和泥土焚烧的气味。
③ B 。她挑着一担火土摇摇晃晃地经过石板路、木桥、田埂,来到土边,放了撮箕,接着抡起松耙,碗口大的土坷蛀应声而碎。有些鸡蛋大的,松耙奈何不了,母亲便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