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600字。
郑伯克段于鄢(课堂笔记)
(课后习题)一、郑庄公母子兄弟情感变化发展过程
10母子重见和好,冰释前嫌
7反目成仇,将她流放 9后悔
姜氏 郑庄公 颖考叔
1难产因而厌恶 8劝解
3设计圈套 5 招兵买马
欲擒故纵 意图谋反
4里应外合 6 出师有名,一举铲除
共叔段
2偏爱、怂恿他扩充势力
母子反目成仇的原因:姜氏偏爱共叔段,因而怂恿共叔段谋反,而庄公并不劝诫母亲,也不教育弟弟,竟然处心积虑铲除共叔段。后来母子感情之所以能恢复,是因为庄公还未泯灭人性,再加上颖考叔的帮助。文章详写庄公母子兄弟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略写庄公击败共叔段的战斗过程。这样的设计是由作者的写作意图决定的。(反映春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斗争的复杂性和激烈程度— 孔子说过:这个阶段是礼崩乐坏!)
二、 (长兄为父!)
1、“段不弟”(没有作为弟弟应该有的行为)的表现
具体表现: 罪过根源:
城墙违规,公然挑衅 不遵长幼之制(不义)
据为己有,肆意扩张 不守君臣之礼(不忠)
招兵买马,意图谋反 恃宠而骄,狂妄愚蠢
2、文章借解释《春秋》经文,用“郑志”来概括郑庄公的思想性格。郑庄公表面上步步退让,不动声色,其实是欲擒故纵,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策略!),而不是防微杜渐,小惩而大戒之(其实暗渡陈仓,早有安排!)。这就使共叔段一步步陷入不义不忠、篡权夺位的陷阱,终于被赶出国门。“郑志”集中概括了他工于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