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上期高2017级高二半期考全科试题(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8 20:05: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  .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题  .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数学(理)试题  .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数学(文)试题  .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 .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英语试题 .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  .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政治试题  .doc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上期高2017级高二半期考试题
  语  文
  命题:李 洁   审题:李 洁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儒家已形成比较立体、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这种思想首先体现为“乐”。孔子非常擅长在观察自然现象时对自身社会经验进行审视和升华,自然之道和其处世之道在某个合适的时间节点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孔子深层的思考,其生态情怀也在类似的体悟中逐渐浓厚。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让孔子得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样的结论。
  由“乐”而生“畏”。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在孔子看来,四季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运行轨迹和规律,这种力量非人力所能干涉,孔子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在这种感慨中毕现。荀子则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既然这种“常”的力量如此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即荀子所讲的“制天命而用之”。那么,该如何“制”呢?荀子较为强调见微知著、因循借力、顺时守天、因地制宜。这种总结比起孔子体验式思维多了些理性,已试图对联系自然与人类社会的“道”进行理性阐释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推人及物”的思想就产生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生态道德的基础,“不忍心”推广于自然万物就成了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是简单适用于人类社会的推恩思维,是简单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那么,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已拓展为推人及物了。荀子也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至。”他认为自然万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共性,有同质性;同时,根据某种特质,又可在共性的基础上区分差异,剥离出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在生态实践中,先秦儒者非常强调“时禁”与适度消费。孟子和荀子都注意到“时禁”的良好效益,可保证后续消费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除了“时禁”,先秦儒者也意识到适度消费的重要生态价值。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在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和以“先进”工具和方法大量获取猎物、过度消费两者之间,孔子选择了前者,这和孔子“乐山乐水”的生态情怀是契合的。孟子也注意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和连续性破坏已经严重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范围,破坏了自然界生息繁衍的内在规律,使其自我修复能力失效,这样的过度消费当然会“无物不消”。
  (摘编自赵麦茹《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认知自然、体验自然、进而体悟人生哲理的直觉式体悟式思维方式缺少理性。
  B.荀子对自然界“常”的力量认识深刻,他提出顺应自然并对自然合理利用的观点。
  C.孔子与荀子都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都认为应该顺应自然并合理利用。
  D.孔子以传统工具和方法捕获猎物适度消费的主张虽消极却契合他“乐山乐水”情怀。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几位先秦大儒的言论进行综合,勾勒出比较立体、丰富的儒家生态伦理体系。
  B.本文深入剖析了孔子、孟子、荀子的言论,从中可以梳理各自完备的生态伦理体系。
  C.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孟子和荀子更倾向于理性思维,孔子则体现为体验式思维。
  D.文章前三段以递进结构论述先秦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引出第四段的“生态伦理实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是先秦儒者对自然长期感性实践、认真观察和理性思维的智慧结晶。
  B.孟子以“不忍心”为基础,形成自己从“推恩思维”拓展到“推人及物”的生态道德。
  C.荀子认为自然万物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异质性基础上的同质性是推人及物的逻辑基石。
  D. 孟子赞成“时禁”并减少对自然的连续消费,以避免出现“无物不消”的生态灾难。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海边的雪
  张 炜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