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9科16份,含听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mp3
  • 资源大小: 5.43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13 16:02: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文)试卷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理)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听力.mp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do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doc

  哈三中2018年黑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或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②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③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先是直接学汉字,读四书五经,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就是用文言文写的,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的表音文字——假名,用汉字和假名拼音来书写日语。二战期间,曾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因为汉字已经用“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废除不成,后来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规定了1945个汉字作为“当用汉字”。朝鲜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1444年也创制了汉字笔画式的谚文字母,直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韩国1987年规定,小学只学谚文,中学学1600个汉字。越南在汉代中叶之后纳入中国版图一千年,一直以汉字为正式文字,直到1945年才改用拼音。正是因为汉字以表意为主、不精确表音,所以才能够被不同语系的语言借用为文字符号,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④几千年间,汉字的形体发生过甲、金、篆、隶、楷、草等字体的变化,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经过了不断的探索实践,在时代的演变中,创造了书法艺术。汉字不但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还成为类似西方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这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1.下列表述,不能体现汉字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的一项是(    )(3分)
  A.汉字作为汉语的书面符号,承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由汉字书写而汇成的浩瀚  的典籍集聚了中华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B.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使得不同民族能够共同创造统一文化,也使得中国这个拥有  数亿人口多个民族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C.汉字有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它的青春时期,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D.汉字的书写形成了书法的艺术,历代书法大家留传下来的珍贵墨宝成为类似西方  的绘画、雕塑的艺术陈列品,是华夏子孙的宝贵遗产。
  2.下列关于原文第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治维新前日本已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年,公元720年成书的《古事记》即用文言文写就,750年创造了汉字笔画式表音文字——假名。
  B.由于汉字已经以“音读”和“训读”的形式进入日语的血脉,所以二战期间日本  试图废除汉字未成,后来只能采取限用汉字的办法。
  C.“谚文”是朝鲜从公元372年起使用汉字之后,在公元1444年利用汉字的笔画创造出的文字,即使在现代,汉字在韩国依然有影响。
  D.因为汉字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表意文字,所以才能够被日本、朝鲜、越南等不同语系的多个国家借用为文字符号,并沿用千年至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科举取士使得《切韵》系韵书作为汉字标准音普及全国,这使得各地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B.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因形声字字形少变,表意的形  旁相对明确,不会因语音变化而影响书面阅读和文字沟通。
  C.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间,是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  文化的鼎盛时期,《红楼梦》代表着当时白话的最高成就。
  D.汉字经过在笔画的选择、结构的调整、繁简的变异上的探索实践,发生过多种字体的变化,但自从隶变之后,字形是基本稳定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镶嵌在墙上的黑板  孙道荣
  ①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兀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为我们带路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
  ②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与近乎原始的自然环境相比,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当地的村民。据说,除了偶尔有县乡的工作人员和村民的亲戚外,这些年,几乎没有什么外人走进过这个村庄。村民们看见我们这些误闯进来的外人,就像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