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二中、吉安县三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11月份联考全科试卷(6科6份,含听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安福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安福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doc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安福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doc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安福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doc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安福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doc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安福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 .doc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安福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听力.mp3
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安福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doc
安福二中、吉安县三中11月份联考试卷(高二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启动。“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生产地域面积包括了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168平方千米产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对“西湖龙井的地理标志保护生产地域面积为168平方千米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B. 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连续性
C. 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优势、特色 D. 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产区有差异性
2. 快速地估计2012年西湖春茶的产量,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RS+GPS C. RS+GIS D. GIS+GPS
沼泽是在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曾有“北大荒”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由湿地变成“北大仓”,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 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正确叙述是( )
A. 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B. 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C. 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一年两熟 D. 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4. 沼泽遭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
A. 沼泽化、盐碱化面积扩大 B. 酸雨加重,土地荒漠化加剧
C. 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D. 气候恶化,生态环境破坏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不同 B. 降水不同 C. 地形不同 D. 土壤不同
6. 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是(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稻种植业
⑤水田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读某区域略图,回答问题。
7.图中虚线所包围的区域表示的地区具有全国重要意义的资源是:
A.水能 B.有色金属 C.煤炭 D.石油
8.下列不属于上述区域优势产业的是:
A.煤炭工业 B.电力工业 C.化学工业
……
安福二中、吉安县三中11月份联考试卷(高二政治)
科目:政治 考试时间:100分钟; 命题人:刘思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
1.(本题2分)(题文)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中学生参观湖南省博物馆 ②除夕之夜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③某企业生产劳动防护产品 ④某市民就城市规划向政府提出建议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
2.(本题2分)朗读,是一种习惯,也是对于生命进行升华,以文学的汁液浸透生命的深度。央视大型情感文化类节日《朗读者》通过一片散文、一首诗,一封家信等,把观众带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从而震撼心灵,产生共鸣,让心灵受到感动和愉说。这表明( )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人们在朗读活动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朗读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本题2分)(题文)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它可以是祖上传下来的一本书,一幅字,也可以是长辈们的一句话。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材料体现了家风
①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作为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发展
③对个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 ④能促进个人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本题2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句子体现的道理与之相一致的是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C. 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
D.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5.(本题2分)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