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十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搞二全科试题(6科7份,含听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doc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听力.mp3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doc
南昌十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48分)
1.“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经典从未断流”,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不仅蕴含了深刻的人文精神,还蕴藏了有趣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其中物质变化是基础
B.这首诗说明化学能与热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石灰石的分解是熵增反应,因此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D.“要留清白在人间”涉及反应中的化学物质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苏打是弱电解质,其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弱
B.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能导电
C.氯气是非电解质,但氯水能导电
D.甲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会促进甲酸分子的电离
3.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提示:原子利用率=目标生成物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的质量×1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吸收能量并形成了C―C键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小于100%
4.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熵减小的化学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C.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水结冰过程中△H < 0 ,△S < 0
5.一定量的铁片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加入NaHSO4固体,产生H2速率不变,H2体积不变
B. 加入CH3COOK固体,产生H2速率减小,H2体积减小
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产生H2速率变大,H2体积不变
D. 加入少量水,产生H2速率减小,H2体积不变
6.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 ΔH=-906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南昌十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人生不但是短促的,而且是由一系列三岔路口构成的,人生岔路口需要行路者作出准确的选择,而准确的选择需要眼光,这种眼光则来自哲学。这说明( )
①哲学是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
②哲学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2.下列能够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 )
①二者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
④世界观体现着方法论,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3.下列表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方面内容展开的有( )
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②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③未有此气,亦有此理,理生万物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明代哲学家王守仁说:“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该观点 ( )
①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②肯定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③肯定了“知”和“行”之间是不可分离的统一关系
④把“理”作为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勇敢地将认识问题归之于理智直观,彻底取消了物自体,是一种绝妙的灵感。”这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对他的老师费希特的评论。下列与费希特属同一哲学派别的观点是( )
①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②“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
③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④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为了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某著名哲学家举例说:“当我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这就是说,我能够看到摸到它;如果我走出书房后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那就是说,如果我在我的书房里,我能够看到摸到它。”下列论断与该哲学的思想根本对立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