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全科试题(6科7份,含听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mp3
  • 资源大小: 3.4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17 21:21: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doc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doc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doc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doc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doc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doc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doc
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听力.mp3

  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刘庸仁
  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B.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
  C.电荷只有通过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电场最基本的性质是对处在它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可知,此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F成正比
  B.由公式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 与q成反比
  C.由Uab=Ed可知,匀强电场中的任意两点a、b间距离越大,则两点间电势差也一定越大
  D.公式  为电容的定义式,电容器的电容大小C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U无关
  3.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B.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在搬运单位电荷时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C.电源的电动势由电源自身决定,与外电路的组成无关
  D.电源就是产生电荷的装置
  4.如图所示的情况中, 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均相同的是(    )
  A.甲图:离点电荷等距的两点
  B.乙图: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两点
  C.丙图: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上,与连线中点等距的两点
  D.丁图:带电平行金属板两板间分别靠近两板的两点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输出电压恒为U,电动机M的线圈电阻与电炉L的电阻相同,电动机正常工作,在相同的时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炉放出的热量大于电动机放出的热量
  B.电炉两端电压小于电动机两端电压
  C.电炉两端电压等于电动机两端电压
  D.电动机消耗的功率等于电炉消耗的功率
  ……
  绝密★启用前
  2018下学期创新学校高二化学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N 14;Cl 35.5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氢原子(用H表示)与氢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化学能:2molH >1molH2    B. H原子间发生碰撞不一定能转化为H2
  C. 稳定性:H 〉H2             D. H2→2H的过程是吸热过程
  2.已知:2H2(g)+ O2(g)=2H2O(l)  ΔH= -571.6KJ• mol-1     
  CH4(g)+ 2O2(g)=CO2(g)+2H2O(l)  ΔH= -890KJ• mol-1
  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44.8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1175.8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1∶2     C.1∶3          D.2∶3
  3.相同温度时,下列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分别用△H1和△H2表示,则(     )
  ①H2(g)+1/2O2(g)=H2O(g) △H1=—Q1kJ/mol
  ②2H2O(l)= 2H2(g)+O2(g) △H2=+Q2kJ/mol
  A.Q2> 2Q1       B.Q1〉 Q2        C.2Q2<Q1        D.Q2=Q1
  4.关于反应:①2C2H2(g)+5O2(g)===4CO2(g)+2H2O(l)ΔH=-2600 kJ•mol-1;
  ②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③CH4(g)+H2O(g)===CO(g)+3H2(g)  ΔH=+216 kJ•mol-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1
  B. 在③进行时,若加入催化剂,可以使ΔH减小
  C. 若生成相同质量的CO2,C2H2放出的热量小于CO
  D. 若有3.2 g CH4与足量水蒸气按③反应,则放出的热量是43.2 kJ
  5.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B. 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不一定为有效碰撞
  C. 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分子能量增加,从而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大大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D. 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
  6.几种物质的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s)+O2(g)=CO2(g)   △H =—965.1 kJ•mol-1
  B. 2CO(g)+O2(g)=2CO2(g)  △H =-110.6 kJ•mol-1
  C. 由图可知,甲烷的燃烧热为779.7 kJ•mol-1
  D. 通常由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生成生成1mol纯化合物时的反应热称为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由图可知,CH4(g)的标准生成焓为-74.8 kJ•mol-1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