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全科试题(9科12份,含听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mp3
  • 资源大小: 6.9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1/23 19:54: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2020届期中英语听力14.mp3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文)试题  .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doc

  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夏丽艳、王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现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然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晋人王荟说得好“酒正引人入胜地”,这使人人能自远的酒正能引人入胜地。这胜地是什么?不正是人生的广大、深邃和充实?
  (摘编自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就能创作出艺术作品。
  B.以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呈现着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
  C.与物象形成距离,使物象孤立绝缘,自成境界,美感才有可能产生。
  D.美景的诞生,除了依靠外界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心灵内部的“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艺术境界中“空”与“实”的关系,具有辩证意味。
  B.文章多处引用表明其美学观点是在具体分析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形成的。
  C.文章借助“空”这个抽象的概念,阐释、分析了美感诞生的条件。
  D.文章中举舞台的帘幕、建筑的台阶、栏干等例子意在说明距离产生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坡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
  B.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是强调物我交融的创作原则。
  C.司空图“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强调人的境界和品格对艺术的影响。
  D.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明人类语言的局限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翻浆
  毕淑敏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大喊。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我要搭车。”“不搭!哪有地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