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90字。
语文创新教学刍议
绍兴县实验中学 周晓春
21世纪向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任务,要我们在教学法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须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而语文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语文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沿阵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一、教学理念切实转变,树立创新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著名教育学家于漪说过:“离开‘人’的教育而去谈‘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育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①因而,当前须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更新放在首位,只有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才能科学地确定教育目标,规范教育、教学的过程和行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来临,教育思想、理念又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应试教育思想感情将逐渐削弱乃至消失。教师应建立起以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育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崭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学的理念不断完善,切实而有效地进行转变,并作了以下尝试。
1、忠实教材,参透重点
传统地讲授课文,往往是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手法、关键语句等一大堆,往往造成一种“老师一讲就懂,练习一做就对,考试一答就错”的尴尬为难局面。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重点突破。新课程第一册选编的《我的信念》这一文章,我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后,重点揣摩“梦想家”一词的内涵,反复体味玛丽·居里这一梦想家形象。我调动学生搜集有关玛丽·居里作为梦想家的资料,让学生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玛丽·居里是一位真正的“梦想家”,沉醉于科学之美、献身事业、义无反顾的人。
讲到《落难王子》时,我只要求同学们对于“天哪,太可怕了!”这句话的三个不同出处、三种不同声音,进行疏理,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三句话的真正含义,也悟出了此文的寓意。
在分析时,把握一两个重点,往往能使整篇文章迎刃而解,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品读教材,领略真美
受到外围影响,学生不辨美丑,以丑为美,从迷恋武侠言情到热衷网络文学,有些品位低下的作品成为爱不释手的手中物。作文中也常常流露出低下、庸俗的审美情趣。为此,我把《春》《散步》《紫藤萝瀑布》编为一组,实施单元教学,让学生咀嚼出文章分别体现的自然美、人性美和哲理美。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对纯文学的作品产生了兴趣。有时看完《伊索寓言》《爱的教育》《文化苦旅》等等,就与我探讨作品的内涵,我并非将一切与“美”挂钩,而是充许他们见仁见智。因为我们教学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心智,发展学生个性。
3、仿照教材,自编类文
新教科书全面贯彻新课程要求,注重了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的培养,还新增了许多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