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br>
1.学习故事叙述既有重点,又首尾完整的方法。<br>
2.复述故事,训练口头表达能力。<br>
3.学习斑羚的整体精神,群体意识。<br>
教学重点与难点:<br>
1.描写斑羚成功的试跳。<br>
2.理解比较含蓄的语句。<br>
教学时间:一课时<br>
教学过程:<br>
一、导入新课:<br>
动物世界充满神奇,本文描写了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扣人心弦。故事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热情赞扬了它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能受益匪浅。<br>
二、学生齐读“自读提示”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br>
三、指导学生自读课文:<br>
1.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掌握以下重点词语:<br>
对峙(duì zhì):相对而立。<br>
逞能(chěng):显示自己能干。<br>
湛蓝(zhàn):深蓝。<br>
飘渺(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br>
斑斓(bān lán):灿烂多彩。<br>
甜腻(nì):甜得发腻, 这里指声音过分柔和。<br>
娴熟(xián):熟练。<br>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谷比喻困难的境地。<br>
一尘不染:(1)泛指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br>
(2)借指环境非常清洁。(本文取此意)<br>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然,距离很远的样子。<br>
参差(cēn cī)不齐:长短不齐。<br>
略胜一筹:稍微强一些。<br>
眼花缭乱:形容东西众多纷繁,使眼睛看得发花。<br>
秩序井然:有条理,不混乱。<br>
心甘情愿:完全愿意。<br>
2.划分段落:<br>
第一部分(1—4节)写斑羚身临绝境;<br>
第二部分(5—8节)彩虹出现,准备飞渡;<br>
第三部分(9—15节)试跳成功,斑羚飞渡;<br>
第四部分(16—17节)写头羊从容走向深渊。<br>
四、品读课文,讨论思考以下问题:<br>
1.故事叙述的叙述的重点是什么?首尾完整吗?<br>
飞渡是重点,写得最细、最精彩,飞渡前、后都有必要的叙述;故事完整,重点就是高潮,所以本故事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局。<br>
2.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只斑羚是怎样说清楚的?<br>
作者注意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一只丰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 ……有了这些名目,故事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看似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br>
3.七八十只斑羚,有三四十对,作者怎样描写这次飞渡的?<br>
作者评写一对,略写其他,清楚而重点突出了写出这群斑羚飞渡的情景,“老斑羚”和“丰大斑羚”的试跳情景写得特别详细,从时间上说不过是几秒钟的事情,作者用大段文字细细叙述,叙述中又加进作者的悬念,再写飞渡情景,更出人意料,产生惊心动魄的效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