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作指导——基础等级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4710字。
高考写作指导--基础等级(教案)
【考点讲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作文考试的评价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对作文基础等级的表述是:(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能力成绩为表达应用E级。
一、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基本要求。“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所谓“规定性”,就是规定限制你必须写什么、怎么写。所以,写作的第一关,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弄清题目要求(包括文章的体式、主旨、材料、以及字数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准确理解话题含义。要准确理解作文试题中涉及的各个概念的含义。例如“自信”,它的意思是“自己相信自己”。它与“自立”(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自强”(自己努力向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信条”(信守的准则)等话题有相似之处,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再如“诚信”,就不能理解为“信任”、“忠诚”;“和谐”就不能理解为“团结”、“合作”;“坚韧”就不能理解为“忍耐”;“位置与价值”,就不能理解为“位置与作用”。比喻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话题的比喻义,如写《清流与活源》,不是讲水利建设,而要联系社会生活中具有“源”与“流”关系的事物和道理进行阐述。再如《路》、《根》、《桥》等话题,都应注意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二)严格把握写作范围。严格把握写作范围,有利于对话题的切分,有利于在话题范围内找到适合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就是微观和宏观、现象与本质、偶然和必然的结合,凡是针对 “意料之外”的现象阐述其在“情理之中”的,都视为符合题意。这样,写作范围确定后,文章内容的构建,大体可以把握了:可采用描述判断式,说明某某事情是出人意料的,又是情理之中的;可采用说理概括式,论述某些出人意料的事,为什么又在情理之中的;可采用推论提醒式,利用情理的内在规律,减少不利的意外,创设更多的奇迹。再如“自嘲”,应该是对自己来一番解剖或幽默,而不应该将视点落到别人身上。
(三)辨明各种概念关系。如果话题由几个概念构成,如“铭记与忘记”、“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一枝一叶一世界”等等,还要求考生在动笔前要辨明之间的关系。如以“位置与价值”为话题作文,考生首先必须把握好“位置”与“价值”两者的辩证关系。它们主要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