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名单》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3840字。
《辛德勒名单》优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辛德勒名单》选自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单元,是史蒂芬8226;蔡利安根据托马斯8226;基尼利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教材节选了101-117共17个镜头,主要讲述辛德勒通过贿赂纳粹军官,倾家荡产营救犹太人的情节。在情感主题上,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是都体现了复杂的“人性世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让学生体会纳粹大屠杀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人性复苏之艰难和可贵。在文体特征上,这是一篇剧本,教学上应以“场景”和“台词”为抓手,引导学生关注电影剧本的文体特征。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在人物分析、主旨意蕴等方面有了感性的积淀。但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影视剧本,缺乏相关知识的铺垫。教学时要适当介绍影视剧本的文体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影视语言和小说语言的区别。课文是长篇电影剧本的节选,学生对相关情节可能会较为陌生,难以走近电影和人物情境,因此有必要对剧本的整体情节做基本的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剧本和小说的场景描写,分析剧本和小说语言风格的差异
2、通过主问题 “一条命能值多少钱?”,研读剧本台词,分析高斯、服装店老板、辛德勒的人物形象
3、感知“人性在复苏”的剧本主题,对黑暗时代下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教学重点】
研读台词,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性在复苏”的剧本主题
【教学难点】
比较剧本和原著小说的差异,把握电影剧本的文体特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一:视频导入
播放课前视频《5分钟看完<辛德勒名单>》,介绍电影梗概、主要人物、时代背景、电影史地位等。
环节二:填写名片,整体感知
根据课前预习,填写完善辛德勒的个人名片
在这张个人名片里,存在一组明显的矛盾:明明是一个纳粹党人,却拯救了无数犹太人。其实,这样的矛盾,正是辛德勒身上最为迷人的地方。来看看原著小说作者托马斯8226;肯尼利的评价:
“在他身上,你没有办法说清楚投机主义究竟在何时让位给无私主义,我喜欢这种颠覆意义的事实,即人性的力量在不可能出现的时代大放异彩。”
环节三:研读场景,比较文体
1、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出现的时代”?请找出原文中场景描写,并概括时代特征。
【101】外景 街头 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