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教案7
- 资源简介:
约5660字。
《驿路梨花》
【教材解析】
《驿路梨花》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中,再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语文教学专家吕志范在《一个老教师的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艺术。因为,它要创造某种意境,氛围和格调——境;它要表露某种情感,情绪,情趣——情;它要传递某种意念,思想,观点,法则——意,它要培养某种应用、操作、实践能力——能;它要进行某种习惯,方法,技巧的指导——法。”的确,一节好的语文课不应仅仅是一节课它更应该是一种高雅的艺术,《驿路梨花》处处彰显着美,眼前的梨花林美,边疆的梨花姑娘美,“乐于助人”的梨花精神更美,因此本篇文章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梨花的不同层次的美,在感受美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掌握一定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略读的方法,粗知故事梗概。掌握“驿路、撵、迷茫”等生字词。
2、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助人为乐的朴实民风,提高自我的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助人为乐的朴实民风,提高自我的公德意识。
【教学方法】
略读、创设情境读、交流讨论、点拨追问
【教具使用】
ppt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读诗句初步感受梨花之美
投影: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
——温庭筠
“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
——雷渊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李白
交流:读完这些诗句,你觉得诗人笔下的梨花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梨花清纯、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
设计理念:
课堂导入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最佳状态中去。恰到好处的一些诗文名句,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诗情画意的典雅气氛,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略读课文,感知梨花美
1、齐读课题,会写“驿”字,知道驿路的意思。
投影: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学生上黑板写“驿”这个字,其余学生在本子上写,教师适时点拨“马”作为部首时最后一笔横变为提)
设计理念:
字词不但是语文基础的一部分,是学生提高自我修养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领悟中华文化一个最具体最直接的载体。因此,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字词积累。
2、略读课文,找找在这驿路上都有哪些人,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在这条驿路上“梨花”也多次出现,找找文中描写梨花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