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小题,约4070字。
2005~2006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半期复习测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号一二三总分
(一)(二)(三)
得分
一、积累运用(25分)
1、阅读语段,完成段后各题(11分)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bǎo zàng。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 )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 的民族开一 jì 救 jì 的文化药方。
⑴请用你最喜欢的字体,最漂亮的字迹,根据拼音按顺序在田字格里写出正确的字词。(4分)
⑵给加点字注音。(1分)
兴: 壳:
⑶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1分)
⑷在“衰退、衰老、衰微、衰弱”中选一个最准确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上。(1分)
⑸解释:(2分)
弥:
锲而不舍:
⑹本文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 。文中的“他”是著名爱国学者和诗人闻一多,澳门回归之时传唱大江南北的《 》歌词,就是其同名组诗中的第一首。(2分)
2、用课文原句填空。(5分)
⑴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 。
⑵ ,关山度若飞。
⑶峨眉山月半轮秋, 。
⑷君不见, ,奔流到海不复回。
⑸《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
3、请写出并解释源自《木兰诗》最后一节的成语。(2分)
4、《黄河颂》诗中有“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请你举出其中两个英雄故事(只要写出人物与事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
⑴ ⑵
5、请运用对偶句知识(如“口的巨人,行的高标”),写出下联。(2分)
上联:忆往日沧桑岁月 下联:
6、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仿写一段话。(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