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6
- 资源简介:
约19440字。
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品味语言,鉴赏评价。2.思维与审美:(1)把握内容要点;(2)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表达技巧。
激趣导入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不仅拥有巍峨的山川、秀美的河山,还有数不尽的名胜古迹以及那雄伟的古代建筑艺术。这些古老的建筑闪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的光芒,它们究竟有何特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梁思成的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从中我们一定能得出答案。
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
答案 ①结构特征 ②各民族之间的“可译性” ③继承创新
微任务活动一 把握内容要点
1.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
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国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并且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成为人们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
3.“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本思路和传统模式。“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