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气”:如何更旺盛、畅达——刘兆刚《壶口瀑布》教学实录评析
- 资源简介:
约9580个字。
“课气”:如何更旺盛、畅达
——刘兆刚《壶口瀑布》教学实录评析
大理大学文学院汲安庆
刘兆刚,江苏省运河中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教师,徐州市拔尖人才,徐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徐州市学科带头人。曾获江苏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参加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直播,所带班级获徐州市先进学生集体。主持江苏省重点课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言意转换的实践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叶圣陶语文言意关系本体论教学思想研究”。30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中文核心期刊。
一、有格修辞
(一)朗读,整体感知
1.默读。今天我们学习梁衡的《壶口瀑布》,投影:壶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河口忽然收束,在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内,河面宽度从数百米急剧收窄为二三十米,河水流速陡增,势若万马奔腾;同时,河水从二十多米的高处,飞速跌落至直径五十余米的大石潭中,声如洪钟巨雷,形成罕见的奇观。
2.领读。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这荣誉了得!投影: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3.分任务读。梁衡自己说:“散文既是一种艺术,其美是有层次的。我认为可以分为三层。第一个层次是描写的美。第二个层次是意境的美。第三个层次是哲理的美。”
像这样美的作品,如何学?生杂然答“朗读”,师让勾画出“所至”“所见”“所感”文字,分任务朗读:师读“所至”(游踪)、男生齐读“所见”(风貌)、女生齐读“所感”(感想)。
(二)“比喻”切入雨季壶口瀑布
师: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雨季的瀑布的?主要用了什么手法?
生:作者按照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的顺序。
生:从声音到画面的顺序。
师:写声音和画面都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生:比喻,“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师:你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的语气很平淡,没有读出“涛声隐隐如雷”所表现的水势浩大,流速很快的样子。
生:也没读出浪花翻滚,汹涌奔腾,水汽腾腾的状态。
师:你试着给大家读一下?
生读。
师:听出了他读得语速快,“雷”字读出了重读。老师感觉“正”字后面也要稍微停顿一下,“沸”字也要重读。下面找一位同学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写瀑布,按理应重点写雨季的瀑布,可此文为什么写雨季的瀑布文字反而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