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第六单元整合备课
- 资源简介:
约7150个字。
部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整合备课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其中有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儒家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待,有韩愈不平则鸣的呐喊,有杜甫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些诗文有理有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本单元写作训练《学写故事》,旨在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围绕中心写出曲折生动的故事;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探寻“和为贵”的真谛;名著导读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讲解摘抄和做笔记的读书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注重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文中精彩的语句。
3.学习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发和情感熏陶。
4.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品味诗文中的意境,感受他们的智慧,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准备:
1.自主预习单;
2.单元过关作业;
3.教学课件;
4.朗诵配乐。
5.群文阅读。课时安排:
单元导读1课时
《庄子》二则 2课时
《礼记》二则2课时
《马说》2课时
《唐诗二首》2课时
单元整理 1课时
记背PK1课时
文本拓展读写2课时
习作指导2课时
名著导读3课时
合计18课时
单元导读(21—24课)(1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目标,了解单元内容,读熟本单元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思路】
一、新课导入:
告知本单元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课前预习:
1、学用工具书,了解21——24课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2、厘清各诗文的写作背景。三、单元导读: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庄子>二则》中的《北冥有鱼》描述了神奇莫测的鲲鹏的形象,以及鲲鹏迁徙南海要“以六月息”,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的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反映了两人敏捷的思维。《<礼记>二则》中的《虽有嘉看》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闸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的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说》借伯乐相马的故事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识人オ、不重视人オ、推残人オ的愚昧和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