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5/29 6:48: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90个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 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了解“歌行体”体裁特点。
  2. 能聚焦微观“人事、物景”,会运用“由点读面”的文本解读方法。
  情感目标:深切体悟杜甫“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胸襟和情怀。
  重难点:
  1.能聚焦微观“人事、物景”,会运用“由点读面”的文本解读方法。(教学重点)
  2.深切体悟杜甫“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胸襟和情怀。(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关键词品读法;
  2.点面结合、比较阅读;
  3.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的文本分析方法。
  设计思路
  1.着眼杜甫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特点,又根据诗歌语言凝练的体裁特点,兼顾这首诗的特质,确定本课的语文教学内容为:学习抓住微观、具体、典型的“人、事、物、景”从而“由点读面”解读文本的方法。
  2.情感目标达成上,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诵读带动分析和感受,由物及人,由外到内。
  知识目标达成上,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生成性:两次铺垫,一次点拨归纳,一次巩固。
  3.组织线索:以歌行体的“变”为切入点,分明、暗两条解读线索
  以
  “景” 以
  “物” 以“寒士”境况
  明线(情感) 表层情感(情绪) 深层苦痛 博大情怀 情绪→情感→情怀
  暗线(知识内容) 社会战乱 百姓疾苦 风雨飘摇的国家 战乱→百姓→国家
  教学过程
  一、抓诗歌“形象”,整体感知
  一番凄风苦雨,一把辛酸泪
  ——以“景”入文,梳理情感,由天灾读人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解题,初步感知。
  1.解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问:从题目看,诗歌写了主要写了一个什么事件?哪个字不好理解?
  (介绍“歌行体”体裁:歌,能唱的诗。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讲究押韵,韵脚不断变化, 长句和短句交错, 有一种“抑扬顿挫”之感)
  2.同学们想,节奏的抑扬顿挫根本上是什么的变化?
  明确:情感。
  3.教师范读,感知节奏:
  (1)在茅屋被风刮破之后,事件如何发展?诗人的情感在歌行体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又会如何变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