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四首所有知识点
- 资源简介:
约2890个字。
《泊秦淮》
1、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冷和寒有什么妙处?
连用两个“笼”字,即笼罩的意思。把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冷寂的极淡雅的朦胧夜景色,渲染出朦胧、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一个寒字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者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2、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枢钮作用,交代了时间、地点“近酒家”,且照应题目,并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3、“商女不知亡国恨”中是在讽刺歌女吗?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指责讽刺歌女,其实是一种曲笔,而实际上是诗人有感于晚唐国事衰微、世风颓靡的现状,批评那些醉生梦死“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
4、本诗主题:作者借古讽今,抨击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5、诗歌先描绘图画再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先创造一个很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6、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生活的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慎重忧虑
7、赏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通过写歌女不知亡国恨来写上层人物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国家艰难,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8、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贾生》
1、主题:借古讽今,讽刺晚唐统治者讽文帝实讽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怜,抒发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2、说说“可怜”一词的表达效果。
可怜,即可惜,可悲。诗人嘲讽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赏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3、一二句以及“求”、“访”赏析
首句“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之急切、待贤之诚恳,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与下文“问鬼神”形成巨大反差,对汉文帝的讽刺之情跃然纸上。
可怜夜半虚前席
4、第三句赏析
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