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合集
- 资源简介:
约11060个字。
第三单元
时间课题页码
第三周《桃花源记》第一课时…………………………54~55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56~57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58~59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58~59
第四周-第五周《核舟记》第一课时……………………60~62
《核舟记》第二课时………………………....……60~62
《诗经》二首第一课时…………………….... 63~64
《诗经》二首第二课时…………………….... 64~65
《写作》《写好读后感》第一课时………………66
《口语交际应对》第一课时……………………....75
课堂教学“121”模式教案
第1 周星期一下午第3、4节2019年2月18日第1 课时
课题 9 .桃花源记
课型 新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方法与
过程 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知识与
技能 掌握本文结构和基本内容。
教材分析 重点 学习本文以渲人行踪为线索,理清课文思路,掌
握课文内容。
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教具 快速阅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课件
“121”中的第一个“1” 授课内容 师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二、走近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陶渊明生活在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又因他的洁身自好,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陶渊明是晋宋时代著名的大诗人、辞赋散文家,所著诗文一并流传于世,有集八卷。《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饮酒》组诗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学生借助注解完成
“121”中的“2”三、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豁(huò)然 俨(yǎn)然 阡(qiān)陌(mò)
垂髫(tiáo) 邑(yì)人
四、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下列问题,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朗读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自读教师范读
五、梳理结构
全文以什么为线索,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活动]全班深入讨论,明确答案。
[点拨]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