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江苏专版讲义:第五部分微写作第四编欲求高分略施粉黛——7招教你光辉亮眼深刻丰满
- 资源简介:
约38950字。
第四编 欲求高分,略施粉黛——7招教你光辉亮眼,深刻丰满
第1讲 秀一个标题——点燃阅卷老师的欲
俗话说得好:“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靠标题装。这是一个重视包装的时代,像一本精彩的书要有一个好的封面,优质产品要有精美的包装。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同学们切莫等闲视之。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者总是提供一些材料,提出某个话题,让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作文,既考查同学们选择角度确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同学们的概括表达能力。
好的标题应该遵守以下3个原则,并做到简明、新颖、别致,耀眼夺目,富有文采。
符合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的题目首先要充分体现文章的文体特征,让人一读标题就可以感受到所写文章的文体样式。写议论文,标题要深刻、鲜明;写记叙文,标题要形象、生动;写散文或小说,标题要含蓄、有诗意。
体现关键词 考生要尽可能地在拟写标题时将话题或材料中的关键词明示或暗示出来,让阅卷老师了然于胸,增强好感的同时减小误判的可能。
传达主旨立意 考生在拟写标题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让阅卷老师在看到标题的第一时间确定所写作文是否符合题意。
此类标题以无招胜有招,有大道至简的底气,质朴无华,亮出的都是“干货”。因洗尽铅华,故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因有的放矢,故能让阅卷者了解主旨。
方法1 亮出观点
考生在标题中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旗帜鲜明,先声夺人。如:
①作别眼见为实(全国卷Ⅱ)
②打破定式,走向创新(全国卷Ⅱ)
③不忘根本,放眼未来(浙江考生)
人们肉眼见到的往往是事物的表象,而非真相,为此,例①用“作别”二字明确地表达了作者对“眼见为实”这一习惯认识的否定态度;例②破的是“定式”,立的是“创新”,先破后立,观点鲜明;“不忘根本”是“继往”,“放眼未来”是“开来”,例③鲜明地表达了作者“要在传承中发展壮大”的深刻见解。
方法2 亮出内容
考生在标题中直接亮出文章的叙述缘由、核心意象、主要素材等写作内容,标题中的人、事、景、物,各异其趣。如:
①花袭人的暖心世界(江苏考生)
②钱塘潮涌奇,我自泛扁舟(浙江考生)
③水应深潜,酒应细尝(全国卷Ⅱ)
例①亮出的是叙述缘由,用《红楼梦》中的花袭人之言展开议论,她要求宝玉答应的三件事既体贴,又理性,正是“情切切良宵花解语”,因而富有事趣;例②亮出的是带有水乡特色的意象——钱塘潮、扁舟,抒发了作者勇做时代“弄潮儿”的豪迈情怀,因而富有情趣;例③亮出的是水、酒两个事物,借对二者“深潜”“细尝”的态度,表达了“浅显之知浮于表面,深处挖掘才获得真知”的主旨,因而富有理趣。
方法3 亮出层次
考生提取写作提纲中的关键词,在标题中直接亮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结构层次,使文章构思清晰,布局分明。如:
①立大志,成大器,担大任(天津考生)
②变时•变识•变实(全国卷Ⅲ)
③新路•心路•兴路(全国卷Ⅲ)
例①中的三个短语形成了严密的逻辑推理链,“立大志”是“成大器”的重要前提,而“成大器”又是“担大任”的重要前提,逐层推进,展示出文章严谨的论证思路。例②和例③均采用“一字立骨”的方法,选择三个音近而意丰的词语,巧妙相连,缀而成题。在标题中,例②展示出文章从时间在变、认识在变到精神在变的总体架构,例③展示出文章从除旧布新、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