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三则课后训练
- 资源简介:
约5130字。
经典原文
9 《日知录》三则
课后训练一起提高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舛漏(chuǎn) 菑(zī)
畲(shē) 潢潦(huánɡ)
B.摭拾(zhě) 剿袭(jiǎo)
绛紫(jiànɡ) 谀佞(nìnɡ)
C.无稽之言(jī) 庶乎(shù)
襟(jīn) 裾(jù)
D.名誉(yù) 誊写(tēnɡ)
润身(rùn) 刘挚(zhì)
解析:B项,“摭”应读“zhí”,“剿”应读“chāo”;C项,“裾”应读“jū”;D项,“誊”应读“ténɡ”。
答案:A
2.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乐道人之善也 道:说。
B.而其中小有舛漏 舛:差错。
C.士当以器识为先 器:器量。
D.摭我华而不实我实 摭:拾取。
解析:A项,道:称道。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无稽之言,剿袭之说
B.欧阳永叔与学者言
C.皆以一生精力成之
D.大抵如《吕览》《淮南》之类耳
解析:B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马牛而襟裾 B.然则以文人名于世
C.焉足重哉 D.摭我华而不实我实
解析:C项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称道。其他三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答案:C
二、阅读能力培养
(一)阅读课内文本,完成第5~8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夫怪力乱神之事 怪:奇怪。
B.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 就:接近,触及。
C.而其中小有舛漏,尚亦不免 尚:还,还是。
D.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 足:值得。
解析:A项,怪:怪异之事。
答案:A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解析:A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B项,①连词,表假设;②代词,他们。C项,①多么;②什么。D项,结构助词,的。
答案: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须有益于天下》中作者虽然立论为“文须有益于天下”,却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而且把重点稍稍落在了对写无益之文的批判上。
B.《著书之难》这则文字,以古证今,大有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之慨,表现了他复古主义的情调。
C.顾炎武说“文人之多”,是因为有些“不识经术,不通古今”的人,滥竽充数,“自命为文人”。作者以“文人”称呼当时的文学之士。
D.《文人之多》引用古人论述,联系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来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解析:在作者心目中,“文人”这一称呼是有其特定意义的,作为“文人”,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识经术”“通古今”。
答案:C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庶乎其传也与?
(2)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
参考答案:(1)若一定是古人未触及的,后代不可缺少的,然后才著述,或许才能流传下来吧?
(2)如此来看以“文人”身份在世上出名,哪里值得称道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