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小题,约4620字。
鲁矿一中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期中测试
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作者:娄陶然
E_mail:bzrzy_0223@126.com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题。请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57分)
一、文言文阅读(30分)
(一)默写(7分)
1、(1)、 ,谁持彩练当空舞?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3)、沾衣欲湿杏花雨, 。
(4)、 ,风烟望五津。
(5)、赵师秀的《约客》中,烘托了主人的寂聊、烦闷心情的诗句是: , 。
(6)、春潮带雨晚来急,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
3、夺其物,故仇我。( )
4、方期我决斗某所。( )
5、尔辈不能究物理。( )
(三)阅读下文,完成6~8题(11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2分)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 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7、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句子。(3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8、从文中看僧人、讲学家、老河兵等人提出的四种寻找河中石兽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