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日·月》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4/15 8:36:1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560字。
南川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八下语文
授课时间第8周  星期四   2006年4 月6 日总第39课时
课题8、短文两篇课型自读·点拨·练习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旸、姮、皓、浸”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连篇短文的主题表达,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月”“姮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3、强化通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的美感;
                4、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5、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性格。
重点目标2、4难点目标4
教学准备
教学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
一、导入
    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二、自学·点拨
(一)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曾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中篇小说《憩园》和随笔集。其散文思想深刻,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写作背景: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三)字词掌握:
旸(yáng):日出。            浸(jìn)
姮(héng)娥,即嫦娥。       皓(hào)月:明亮的月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