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010字。
南川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八下语文
授课时间第5周 星期一 2006年3月13日总第21课时
课题23、马说(1)课型自学点拨
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3、通过小组合作,能辨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4、熟读课文,了解文意;
情感与价值目标:5、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
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4
教学准备
教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
一、导入
讲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千里马往往难以遇到伯乐,自己的才华也很难发挥出来,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篇唐代韩愈写的古代杂文《马说》,看看作者对于千里马的现实命运又有怎样的评说。
二、自学点拨
(一)初步感知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
(二)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韩愈其人有杰出的才华,可他的政途却多坎坷 请看下表
时间原因结局
贞元11—16年求仕不得志 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感叹
贞元19年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被贬为阳山令
元和14年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