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2/21 19:17: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50字。

  时间的脚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弄清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速读、跳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弄清说明的层次和说明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生动、准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说明的层次、语言特色和写法特点。
  阅读较长文章,把握说明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把时间比作一去不复返的流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这里人们把时间比作为飞速的“箭”和“梭”……其实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二)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他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关于岩石
  岩石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沉积岩分为沙石岩和泥石岩,砾岩是沙石岩的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鹅卵石,和今天我们见到的雨花石,都是砾岩的一种。砾岩体积较大,内部有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质地较硬,称为“砾”;在“砾”和“砾”之间,有质地较细较软的岩石。它们紧挨在一起,形态有点像公园里的鹅卵石小道。当砾岩中较细较软的部分松动,原始形态的鹅卵石和雨花石就脱离开来,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击,被不断地磨圆,最后沉积在河床的底部。
  (四)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中有一些字词我们接触较少,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字词中加点字的读音(齐读):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帷幕(wéi)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2.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用笔勾画出重要环节。
  3.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5.完成下列填空题,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从(“死”的石头上)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石头的颜色不同)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化石)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6.小结:了解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对现实生活也是有意义的,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探寻它们,进而为人类造福。
  (五)课文精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