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资料汇编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980字。
部编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资料汇编
相关常识
1. 《消息二则》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是1949年4月22日和24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两篇新闻(消息)。
2. 毛泽东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有《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名篇先后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3.创作背景: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最后的决定性战役。在此之前,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已经胜利结束,国民党军已失去了战略防御能力,但仍有两百万军队据守长江以南。当时国民党借“和谈”之机,构筑长江防线,企图依托长江天堑,阻挡人民解放军。中共中央早已洞悉国民党政府的意图,组织百万大军逼近长江,分东、中、西三个集团,做好了渡江准备。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渡江战役于当天午夜打响。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在长江沿线千里战线上展开强攻,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继续向南挺进。
4.新闻与消息: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实际上,“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本课的两则“消息”,即狭义新闻。消息强调时效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本课两则消息写于同一天,前略后详:《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不到两百字,及时报道战况,并作出准确预判;《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分三路大军全面介绍渡江战役的情况,并解析取得胜利的原因。
5.消息的结构:消息在结构上有标题、电头、导语、主体、结语、背景六部分组成。标题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人物和主体事件),标题可以分三种:主(标)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标)题,在主标题之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标)题,针对主标题,是全文主旨的补充或延伸等。如:
标题、导语和主体是围绕新闻事件的三个连环套。标题最简洁,一个短语或一句话进行浓缩;导语略次之,一句话来概括;主体部分则详细叙述。三者关系类似于一组同心圆,这是新闻的结构特征。背景则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通常穿插在文中交代。如文中“国民党反动派经营……长江防线。”
内容主题
两则消息的标题就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上讲消息(新闻)又包括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故、何事、如何,类似于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为例提炼如下:
人物:人民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