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2/6 1:56: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br>
<br>
  教学重点<br>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br>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br>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br>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br>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br>
  教学难点<br>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br>
  2.孟子的论辩技巧;<br>
  教学过程<br>
<br>
第一课时<br>
  一、预习<br>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br>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br>
  二、关于孟子<br>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br>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br>
  1.民本主义思想。<br>
  2.邦国的主权在民。<br>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br>
  4.政事以民为归宿。<br>
  5.用人以民意为准。<br>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br>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br>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br>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br>
  三、课文诵读、感知<br>
  思考:<br>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br>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br>
  明确:<br>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br>
  2.文章分三部分:<br>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br>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