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53
- 资源简介:
约3090字。
9 劝 学
《荀 子》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的音、义和用法。
(2)明确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学习比喻和对比的论证手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必须注重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比喻和对比的论证手法。
导入:齐读《三字经》,由孟子的“性善论”引出另一种声音——荀子的“性恶论”,指出学习在从“恶”到“善”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板书课题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全班齐读以明确。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 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后韩非子、李斯等都是他的学生。他的主要思想是“人定胜天”和“性恶论”。
2.题解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知识积累】完成《导学教程》的“基础整合”。
【预习检测】读准字音并翻译句子,注意找出其中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译文: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深。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①日:每天,名词作状语
② 参:cān,动词,检查
③ 省:xǐng,与“参”同义
④ 乎:介词,相当于“于”,意思是“对、向” “乎己”,对自己,介词结构后置
⑤ 知:zhì,通“智”,智慧
译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就聪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①生:xìng,通“性”,资质,禀赋
②假:借助。(一词多义)
③……也,……也。判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