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教学设计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4/8 22:52: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60字。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课文概述:
  本文从写作情况看,它是由演讲稿节译而成,可视为一篇演讲稿;从内容看一般被视为是一篇文化散文或者文化随笔;又因为作者是一位大师级的学者,本文写作风格独特,而被称为学者散文。作者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分析中国诗的特征──从诗的发展顺序来说,中国诗与外国诗刚好相反;中国诗篇幅短小;中国诗富于暗示性;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但从总体说,“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因而本课教学目标试图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同时考虑文本的特色。
  学情分析:
  《谈中国诗》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三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些文学常识。应该说,到这个阶段,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上,已经有所准备,是能够学好这个单元的。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从课文的段落结构入手,梳理文章思路结构,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
  2.学生学会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把握学者散文旁征博引,善于取譬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目标1。
  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
  提问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从杨绛逝世后她广为流传的名言导入。
  【设计意图】因为借班上课,对学生不熟悉,所以从激发兴趣开始,并在此环节完成对作者的简要介绍;同时借导语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生命意识。
  二、整体感知
  1.提问:本文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明确:原稿为英文,是他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节译为中文。
  2.“我是中国教授钱钟书,你们是美国人,我给各位讲中国诗,大家最想知道什么?”你们觉得那些美国听众会怎么回答?
  预设:中国诗有什么特点?中国诗和美国诗有什么不同?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和美国听众谈中国诗歌的呢?
  明确:比较文学的立场
  4.提问:本文从哪些方面比较了中外诗歌的异同呢?
  预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