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设计2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5/11 10:25:5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80字。

  榆中县金崖中学学科教学设计
  类型 新授课   审批意见         审批人          授课时间    月   日
  一、课题 邓稼先 第    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2.品读重点句段,了解作者情感。  
  3.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技巧。 
  三、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展示分享——总结归纳——达标测评) 教师复备栏
  或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1.作者简介
  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由于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作出多项贡献。
  背景资料:
  邓稼先是杨振宁的同学!他为中国的核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过去中国并没能在报刊上重点宣传表彰他1986年6月邓稼先病重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他后来!杨振宁又向中央领导同志谈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早就应该把对中国对国际有贡献的科学家介绍出来,杨振宁非常敬重邓稼先!他说邓稼先是中国的帅才!他能得到中国领导人的绝对信任!也能得 到群众的绝对信任!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他又说'我收集了许邓稼先的材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写篇有关邓稼先的传记!我希望传记能把他对中国的贡献详细表达出来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一颗科学巨星陨落了后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
  二、合作探究
  1.字词
  至死不懈xiè   鞠躬尽瘁cuì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萦带yíng        日曛xūn       铤而走险tǐng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马革裹尸    锋芒毕露
  2.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六部分的大意。(自己思考,写下答案后小组合作交流)
  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
  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总结评价邓稼先。
  2.思考:这六部分能不能相互调换顺序?(理清作者的思路)
  (参考):不能调换,这六个阶段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①引子引出人物  ②总写邓稼先的一生、贡献  ③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特点④从另一角度表现人物性格    ⑤详写一个例子重点表现      ⑥总结
  3.小组合作,每一小组一部分,认真品读,思考每一部分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
  完成填空“                  的邓稼先”,并要求说出依据。
  示例:
  第一小节:贡献巨大的邓稼先
  理解: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在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刻,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几经努力,成功的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让中国在世界之林站了起来,所以说他贡献巨大。
  其他小节文中都有对邓稼先的赞美之词,很容易可以找到,主要是要能让学生结合文本去阐述。
  (参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相关文章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