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导学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8/1 17:25: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170字。

  导学案《边城》
  一、学习目标
  1.感受理解小说中体现的“人性美”2.培养健康向上的感情。
  3.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小说的分析能力。
  二、学法指导
  1.了解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土人情,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
  2.从人物的情感故事中,寻觅人性美与人情美的踪迹。
  三、知识拓展
  1.作者简介
  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苗族。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与热爱。作品着力描绘不受“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
  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有7O余本作品集,如《石子船》、《八骏图》、《湘西散记》等,被人称为多产作家。主要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
  2.背景资料
  《边城》成书于1931年,那正是沈从文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季节。1931年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总体上还是稍显和平,这个时候中国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着人性的本质,沈从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于是,他希望通过自己对湘西的印象,描写了一个近似于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给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条明路。人间尚有纯洁自然的爱,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3.文题解读
  “边城”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即边地的小城。“边城”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文明、现代)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是处处折射人性之美的农业社会;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特殊的(价值社会传统美德)的象征。
  四、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傩( nuò)送蚱( zhà)蜢鹳( guàn )河氽( tǔn )着鞶( pán )鼓
  镇筸( gān )糍粑( cí bā)碧溪岨( qū)锣鼓喧阗(tián )蓬蓬铛铛( dāng )
  (2)解释下列词语:
  歇憩:停息、休息。
  糍粑:把糯米煮熟后捣烂做成的食品。
  鞶鼓:一种革制的鼓
  氽:漂浮。这里指潜泳的意思。解嘲:用言语或行动来掩饰被别人嘲笑的事情。
  雄黄酒:就是掺有雄黄的烧酒,民间在端午节饮用。
  2.图文导航人与自然之间虽得相容,面对人生悲凉命运却无奈困惑
  3.主旨点睛
  沈从文通过《边城》这部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重点难点
  重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